“美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生态美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美好生存,诗意的栖居。”
6月1日,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人曾繁仁做客黄河讲坛。省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李庚香,著名文艺理论家、我校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以及学院师生400余人聆听。校长杨雪梅为其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972年,瑞士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第一次环境大会,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社会形态因资源的缺乏而发生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更迭。
生态文明时代正面临 “人类世”“生态足迹”以及资源贫乏污染加剧的三大现状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提出“人类世”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成为影响自然环境演化的最重要力量,几代人将把几百万年形成的化石燃料消耗殆尽。生态足迹则是指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并吸收其产生的废料所需的土地面积。《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人类劫掠自然资源的速度是资源置换速度的1.5倍。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且环境污染空前加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存健康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是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
生态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的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具有交叉性、边缘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属于当代先进文化生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1950年,海德格尔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的重要观点。1962年,莱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成为生态审美观实践形态生态批评的里程碑。之后赫伯恩、鲁克尔特、以及中国学者李欣福、鲁枢元、徐衡醇等相继发表有关生态美学的研究理论。21世纪初,生态美学逐步被更多的中国学者接受。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目标。
生态审美观的提出是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
生态审美观的提出,是为了适应4个现实的需要,即适应当代社会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需要;适应20世纪以来哲学领域从主客二分认识论哲学到主体间性的人生论哲学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转型的需要;适应美学与文学自身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发生的由无视生态纬度到十分重视生态纬度的转型的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
生态审美观是1994年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来的一种崭新的审美观。生态审美观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出现新的突破。美学的哲学基础由传统的认识论过渡到当代存在论,并由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生态整体主义。美学对象上由美学是艺术哲学到美学必然包含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自然审美上由自然美是“人化自然”到承认自然的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上由“静观美学”到“参与美学”。美学范式上由形式美到人生美学、存在论美学和生命美学。中国传统美学地位提升。西方生态美学范畴包括“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四方游戏”“参与美学”等,而中国古代生态美学包括“天人合一”“风体诗”“比兴法”等观念。
曾繁仁教授还以 “道法自然”“万物齐一”“太极化生”“生生为易”等分别解读了道家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以及《周易》的生态智慧。博古通今的讲解评析、由点及面的独特视角、严谨谦逊的学者风度,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起立鸣掌。
曾繁仁,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奠基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先后担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等职。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曾繁仁教授长期从事美学与文艺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著有《生态美学导论》《西方美学论纲》《美学之思》《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转型期的中国美学》等论著。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平安大道195号 邮编:450000 服务中心联系人:柏老师 电话:0371-61287328
Copyright 2005-2024 gaokao.h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